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

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团建设

信息学院三支部联合组织“开学第一课”,共探电气科技前沿与青春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数:

2025年9月20日下午两点,信息学院教职工第三支部联合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与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组织电气工程研究生新生集中观看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本次活动汇聚多位电气领域权威专家,围绕电力技术发展、电气历史、学科交叉等主题展开深度分享,为各位新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厚度的知识盛宴。

直播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以《电的时空之旅——电力技术发展》为题,从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发团队的奋斗历程切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与系统技术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银照教授的《中国电气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报告,以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梳理了中国电气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海交通大学朱淼教授的《电气化与科学精神漫谈》、西安交通大学张冠军教授的《从电气工程到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大有可为”》、河北工业大学徐桂芝教授的《生物电工交叉研究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从智能电网、等离子体应用、生物电工交叉等前沿方向,展现了电气学科与多领域融合的广阔前景,激发了学生们在跨学科研究中探索创新的热情。

观看结束后,电气工程专业党员们展开热烈讨论。教三支部王荣坤说,此次开学第一课意义重大,专家们的科研坚守与家国担当,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而电力技术、电气发展,激发着学生学习创新。希望能够同学们在以后的科研中以科学家为榜样,夯实专业、勇攀科技高峰,为电气强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本二支部党员李恒进表示:“观看“开学第一课”中朱淼教授对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介绍后,我震撼于他以《电学的实验与观察》破电学迷雾、借风筝实验启电气化纪元,更感佩其“科学+政治”双维担当。这让我明白:科学要探真理,更要向善;青春当怀探索热忱,亦扛时代责任,让知识成点亮未来的光。”

本二支部党员胡毅则谈到:“开学第一课引领我们回顾了波澜壮阔的电气发展史,展望了等离子体、生物电工等前沿领域的无限可能。讲座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点燃了我对科学精神的崇敬。作为新时代的电气研究生,我辈当承前启后,勇于探索,为国家电力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研一支部叶景怡说:“本次观看开学第一课,我对我国的电气化进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电力技术的发展和挑战、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技术以及电气工程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前路漫漫,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们理应以科学精神为引领,勇于担当使命,明确好目标与方向,坚定信心,充分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脚踏实地走好科研道路,共同努力为我们国家的电气事业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研一支部陈凯宏表示:“观看这场“开学第一课”,我对电气学科的理解更加立体。课程从历史、前沿技术到学科交叉,展现了电力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舞台。作为青年学子,我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激发了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的热情。未来我将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努力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由电气专业教工、研究生、学生三个支部联合开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党员的同堂学习、分层互动,既有教工党员对专业前沿的深度解读,也有学生党员结合学业的思考分享,让“开学第一课”的学习成效在不同群体中层层递进、落地生根。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学科前沿学习与党性实践活动,推动党员们在学术科研与服务奉献中双轮驱动,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据悉,三个支部此前已获校级相关项目立项,此次观看学习与研讨交流活动,不仅为立项工作的推进注入了鲜活动力,更以“党建+业务”的模式,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支部成员深耕专业、勇攀高峰的实践效能。


泉州校区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 邮编:362021

厦门校区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联系我们

       院办电话:0592-6162380    团委办公室电话:0592-6162377教学办公室电话:0592-6162378 师德师风监督电话:0592-6162380